尽管变化的过程是平滑的、缓慢的,但从趋势上讲已趋近拐点。
我真的不敢相信我们的财政民主竟然在黑暗中摸索了这么久。而且,美国政府还意识到,要监督政府,就要让老百姓真正参与进来。
如何让老百姓自愿参与进来呢?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老百姓清楚地知道自己缴了多少税,老百姓心疼自己的钱,就会关心这些钱会被如何花掉。这是全中国第一个把财政预算公开出来的地方政府。我们现在的预算机制其实和1910年前后的美国差不多。这一句话足以证明我们距离财政民主有多远。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老百姓都能看懂政府的财政预算会怎样?2009年的时候,广州市财政局将广州市2009年本级114个部门的部门预算全部都公开并放到了广州财政网上。
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也一样,由州长和市长提出预算,并对此负责,同一级别的议会成立一个拨款委员会负责审核和执行预算拨款,同时由独立的审计机构监督,各司其职,非常清楚。1951年颁布的《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规定,国家财政计划,国家概算、预算、决算及各种财务机密事项属于保密内容,是国家机密。西方经济学者则是称:利息是货币的价格。
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汇率价波动的行为即为汇率管制。在现行较高汇率水平下国内市场很难消费国际高品质的商品,因为这与居民收入有关,而一旦汇率下调国际市场上高品质商品折合成人民币计价则价格会降低不少,这样一来国内市场总供给就得到了丰富,货币也就多了一种选择不会去追逐有限的商品以推高物价的持续上涨。进入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地位急剧下降,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开始崛起,美国对世界经济垄断地位开始打破。劳动价值理论认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那么银行劵的价值又是如何体现的呢?这就不得不提一个名词——利息。古典重商主义则认为:货币是财富,而且是财富唯一的形式。
进入专题: 人民币升值 通货膨胀 。(二)、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降低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目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回归原始的货币均衡公式 ,发现在实体经济只有8.9%的增速,货币发行却高达19.7%的增速面前,经济活动中的天量流动性已经远远超出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物价的持续性上涨也即不难理解。固定汇率的终结并没有阻止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际贸易的繁荣反而促使国家间货币交换更加频繁,那么新形势国际汇率机制该何去何从呢?浮动汇率机制。
(二)、长期低利率致使资本大量居民储蓄转化为流动性货币的价格则是利息,而利率则是利息的度量工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稳定世界货币汇率贸易和促进世界贸易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方经济学则定义为:商品和服务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货币均衡理论决定货币的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是均衡的,在一国内生的经济环境下,货币价格是由利息和物价所表现的,而在国际贸易中则是表现为汇率,汇率也即:本国一货币单位货币购买它国一货币单位货币的价格。
在汇率管制下汇率并不能真实反映两国实际的货币供需关系。很多情况下存在政府故意压低本国汇率,促使本国出口企业出口产品获得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达到抢夺市场的目的。
根据社会总需求公式:D(总需求)=C(消费)+I(投资)+G(政府支出)+X(出口),把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封闭体系考察时X(出口)因素可以略去,可以只考虑居民、企业、政府这三个国民经济主体。也就是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的总需求,即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是均衡的,均衡条件则是。
汇兑心理理论:决定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的心理判断及预测,即个人对外币不同的主观评价。2009年,我国GDP总量为33.5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60.6万亿元,为GDP的1.8倍,比差多出了27.1万亿元,2010年我国GDP总量39.8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72.58万亿元,为GDP的1.8倍,比差多出了32.78万亿元。马克思则论证:货币是社会计算的工具。三、我国的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关于通胀各方学术流派都有其不同的定义,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派定义为:通胀指流通中货币过多引起的物价上涨。居民的货币收入又可以拆分为:。这两种情况是如何形成的呢?二者之间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 一、货币价值与货币的供需均衡我们首先给货币下一个定义,明确什么是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度:各国对汇率价波动不加限制,听其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涨跌,各国央行只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干预以及把汇价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然而随着近年来投资工具的不断充实以及货币超发所致的物价高企,居民储所得利息已越来越难于同投资所得回报和消费所获愉悦所相比,甚至于去年以来出现负利率状况,居民储蓄所得利息回报不足以弥补物价高企所带来的资产损失。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资本储备不足,经济建设投入严重不够,在此情况下国家坚持低利率政策积蓄资本以供投资,这其实是一种操作市场人为压低间接融资成本补贴投资的经济行为,严重扭曲了市场机制调节机制。银行劵本身是不具备价值的,它的本质是以国家信誉担保充当社会流通媒介的国家借劵,是国家法律意义上规定的购买力,人们可以通过出让手中银行劵来获得所需要的物品。
近一段时期以来有两件事情一直充斥着媒体的各大版面,一是高企的物价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货币既然也是一种商品,我们就有必要探讨其供需关系,那么什么是货币的供需关系呢?是不是以国家信誉担保的银行劵可以无节制的发行呢?不然,货币的发行取决与的是日常经济生活中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产过程。
结构性通胀说:经济结构、部门机构不合理的配置推动物价总水平的上涨。③买卖外币现钞,另规定外汇兑换牌价。而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交易又普遍以美元进行计价,故美国货币政策的每次调整都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振荡,我国更是如此。在我国经济保持8.9%增速,而短期内央行调控工具又难以回收市场天量流动性的情况下,政府适当的调高人民币汇率以释放国内购买力到国际市场购买,可以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
特别是美国外汇收支逆差迅速增加,黄金储备大量外流,一直出现1960年黄金储备不足抵补短期外债的情况,从而导致美元危机爆发。由于我国对大宗商品的高度依赖,加之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对基本原材料大量需求,此轮原材料涨价极大助推了我国的成本型通胀(也即输入型通胀)。
截至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85万亿美元,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被迫吐出了20万亿元人民币。关于汇率决定理论有很多学说,传统的主要分为三种,国际借贷理论:汇率变动由外汇供求对比关系变动所引起,而外汇供求状况又决定于国际间商品进出口和资本流动而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
协定规定:参加基金组织的成员国的货币金平价应以黄金和美元来表示。既然是商品那么就具有商品的一般特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稳定世界货币汇率贸易和促进世界贸易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国内生经济环境无大改变环境下,通过提高汇率引导流动性流向国际市场以稀释国内市场流动性,达到降低国内流动性之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度:各国对汇率价波动不加限制,听其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涨跌,各国央行只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干预以及把汇价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进入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地位急剧下降,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开始崛起,美国对世界经济垄断地位开始打破。
西方经济学则定义为:商品和服务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关于汇率决定理论有很多学说,传统的主要分为三种,国际借贷理论:汇率变动由外汇供求对比关系变动所引起,而外汇供求状况又决定于国际间商品进出口和资本流动而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
储蓄的作用在于调节社会流动性使之形成流动性缓冲机制,在货币超发的情况下提高利率回收消费领域投资领域的流动性平衡物价引导投资,货币不足的时候降低利率释放流动性进入消费投资领域刺激消费拉动投资。协定规定:参加基金组织的成员国的货币金平价应以黄金和美元来表示。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迹象表明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通胀上升时期,那么我国的通胀又属于哪种成因呢?个人认为是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混合型通胀。为应对08年国际金融危机,防止美国经济进入通货紧缩周期,美联储不顾国际舆论连续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即媒体所说QEⅠ和QEⅡ),向市场注入了天量的流动性。